天下吴氏网讯(海南工作站吴乾山报道)近日海南著名风水宝地陶公山西则南渡江畔,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潭莲村。发现唐代渡琼始祖吴贤秀第三十世裔孙,明嘉靖癸未进士、工部郎中吴会期墓葬遗址。
这一发现引起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考古学家,深入实地走访考察,技术测探,对吴会期公墓进行发掘研究,修复保护,并将按其朝代墓葬风格,进行墓体、墓园设计。修缮复原后将列入市级文物保护。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墓场及配套的各种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墓被扒平,墓顶、石碑被打碎遗落四处,用于筑建猪圈、围墙、铺路等,大量的遗存弃物足以证明该墓当时的规模非一般官员所能享有。因时间已久没人维修管理,村民逐年建房己侵入到墓地边缘,一派荒凉景象,令吴氏后人无不痛心疾首。
为配合省市文物考古研究专家,对吴会期墓的发掘修复保护工作。海口市吴贤秀文化研究会把此项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计划。2021年11月15日,在吴林桥会长的带领下,名誉会长吴川富,常务副会长吴富荣、吴坤导,副会长吴天庆,监事吴群,秘书长吴乾山等20多名,“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吴会期公墓址散失的原墓体石板、石碑等墓葬遗存文物搜集活动。
当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冬日暖阳当空,“文化志愿者”们,中午吃简饭不休息,热火朝天地寻觅搜集散落的每一件墓碑石块。
搜集到的部分墓碑、志铭将由文物部门有待进行监定复原研究。这对明代进士、工部郎中吴会期墓的修复保护,提高吴氏历史名人传载,让吴氏后裔子孙学习敬仰有着无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关于吴会期】吴会期,字行可,明嘉靖丁巳年(1492年生),赐进士工部郎中。琼山县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转工部郎中。奉旨修九庙七陵,当时內侍高忠等想乘机营私舞弊,会期不许。九庙七陵工程告成,节省费用十分之五。嘉靖以会期有功,加正四品俸服。时值奸相严嵩当政,严嵩想拉吴会期归附自己,以抬高官职为诱饵,吴会期装作迂愚拒绝,遭严嵩嫉恨,贬谪在外。吴会期回归故里,在家乡立家庙,置义田,传播中原文明和先进生产技术,与乡民同甘苦,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吴会期是海瑞崇敬的老师,对海瑞的教育成长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海瑞尊称为“貌古心实”的人。他们同为朝廷官员,关心百姓疾苦,不畏权势坚持原则的共同品质,成为全国人民所敬仰的学习楷模,海南人民的优秀子孙,流芳百世。吴会期为海南最早入琼吴氏始祖吴贤秀第三十世裔孙,秉承吴贤秀“三在”(顺宗皇帝圣旨对吴贤秀“德泽在生民,声名在华夷,勋劳在社稷”功劳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崇高精神,在沒落的封建时代,坚守祖先教诲,为民当官,遵纪守法,不与腐朽同道,不受权益所惑,一身正气,清白做人,为当朝树榜样,为后世所传颂。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子孙,海南人民为之骄傲的优秀代表。
吴会期不仅为当朝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把为朝廷修九庙七陵的丰富经验带回家乡,带头修复始祖吴贤秀墓地,不仅使墓地得到保护,且扩建健全各种配套设施,包括石牛石人及墓道等。吴会期主持修建的吴贤秀墓地尽管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但整个墓园还是在吴会期保护范围基础上不断得到很好的维修,至今成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海南传统文化,地方优秀历史名人,国际旅游岛宣传教育的重要名片。吴会期同时建宗祠,修宗谱,办学堂,介绍中原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对促进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海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吴会期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教育意义已广泛深入到海南吴氏族人和广大群众心中,他的模范行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