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松金
今年是个多事之秋,非常之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宗亲联谊和文化活动都不能正常开展。特别让人感到悲痛的是5月13日、浙吴会掌舵人,我们敬爱的道富会长因病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5月25日,浙吴会创始人,德高望重的招廉老宗长也寿终正寝,驾鹤西归。两位会长相继撒手人寰,是浙江180万吴氏宗亲,乃至整个吴氏大家族和吴文化研究事业的一个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他们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道富宗长自担任浙吴会会长以来,始终坚持文化立会的宗旨,想方设法、积极筹谋,为弘扬吴文化和至德精神不遗余力。他高瞻远瞩,创造性地走出了浙吴会的文化自强之路,使浙吴会文化研究和宗亲联谊活动得以蓬勃发展。他为浙江吴氏和吴文化研究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学富五车,博学多才,有很专业的法律素养,在文学、国画、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创新性地把吴文化研究与书画展览相融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暨腾蛟杯国际书画联谊展和第四届(玉环)吴文化高峰论坛与书画邀请展,在海内外吴氏群体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浙江吴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视族人如亲人,为浙江吴氏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浙吴会的文化发展之路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岂不令人痛哉!
道富会长和招廉老会长的先后辞世,给浙吴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一定要开好本次常委扩大会议,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坚决把道富会长规划的蓝图和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努力争取把它完成,以实际行动来缅怀和纪念道富会长。
原定6月18-20日召开省至德文化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改期,后定于8月13-15日的会期又再次因新冠疫情而取消。一波三折,直到今天才得以在杭州顺利召开,实属不易。今天的常委扩大会议,是对后疫情时期,省至德会今后三年工作规划和目标任务的决策。经常委会讨论,提出以下议题,请各位与会宗长进行审议和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望大家各叙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以达成共识,形成决议。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勇于担当,共同努力把浙江省至德文化委员会、浙江省吴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吴氏宗亲总会的各项工作任务规划的更好,做的更好。
继任会长人选和增补人选
由于道富会长的突然去世,省至德文化委员会的会长位置至今一直空悬着,为了使省至德会正常运转,经常委会讨论决定,由吴道放常务会长继任本届浙江至德文化委员会会长。请大家鼓掌通过。
常委会决定由吴松金常务会长主持全面工作,各位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秘书处和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顾全大局,同心同德,努力做好各自分管内的各项工作。为了加强和健全常委会的领导力量,提名增补吴虚谷、吴可两位宗长为常务副会长。另外,分管温州地区吴氏事务的吴来新宗长,因身体原因提出辞职,提名温州瓯越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国光宗长为省会副会长,负责分管温州地区的吴氏事务;执行秘书长吴虚谷因出任常务副会长而不再担任前职,提名衢州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吴渭明宗长为省会副会长,负责分管衢州地区的吴氏事务;道放会长不再兼任青年工作部部长一职,提名安吉吴雅芳宗妹担任青年部部长;仲照秘书长不再兼任宗族事务部部长,提名泰顺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吴兆辉宗长担任宗族事务部部长。以上六位履新的宗长,请大家鼓掌通过。
至于秘书处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的副部长及所需人员的配置,由各部门自行物色,予以逐步充实和健全,并上报省会批准和秘书处备案。各位如有不同的意见或好的建议,也请提出来一并解决。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省至德会的组织架构建设的更好。
回顾2019、2020年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2019年,浙吴会的文化和宗谊活动,可圈可点。特别是在玉环吴文化研究会吴思德会长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吴文化高峰论坛和书画邀请展,省至德文化委员会也同时揭牌成立,这是浙吴会浓墨重彩的盛事。要认真总结经验,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增强继续前进的信心。表彰2019年度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模范和标杆,发挥激励作用,以更好地引领和促进今后的工作。但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允许举办大型集聚性活动,致使浙吴会2019、2020两个年度的总结年会无法如期召开,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得不到及时表彰。省至德会虽然在2020年8月1日就已印发表彰文件,但未能及时予以颁奖,实在令人遗憾。2019年的先进表彰不宜再拖,决定稍后在相关微信群公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奖牌则以邮寄方式送达。
2020年的吴文化和宗亲联谊活动,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不得不停滞,但广大宗亲热心宗族事务,关爱吴文化和帮困助学及进行宗祠建设的善举,仍然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平阳吴山泰伯祠,平阳夏口吴氏宗祠、遂昌吴氏大宗祠,仙居全智文化纪念堂等集资建造的工程;义乌延陵祠,平阳至德文化研究会的帮困助学活动,吴森荣、吴海鲸、吴大同、吴茂云、吴茂定等个人与贫困生结对助学的先进事迹;庆元月山的文化活动和其它县市发生的先进事迹等等。请各位宗长回去后,把所在地区各县市宗亲组织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事迹汇总上报,然后由省会核准后予以表彰授奖。
省至德会理事会成员的会费收取问题
一个宗亲组织,如果没有一定的必要的活动经费保障,是无法进行正常运转和开展工作的,也必定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2019年11月省至德文化委员会在玉环揭牌之后,经道富会长同意,于当年12月20日,在省理事会微信群发布了《关于理事会成员筹集省会经费的决定》的文件。之后,温州瓯越吴文化研究会和绍兴吴文化研究会积极响应,及时收取了相关成员的资费。但因发文后不久就爆发了新冠疫情,以致各县市的会费至今仍未收全。本次会议之后,请省会各分管副会长会同所在地区县市宗亲组织负责人,辛苦你们把省至德理事会成员的会费催收一下,做到统筹收缴,应收尽收。然后汇总到省会秘书处,由出纳吴乃焕宗长统一保管。以保障省至德会的各项必要的开支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保障浙江吴文化研究和其它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另外,为了发展壮大省至德会、浙吴会和省吴氏宗亲总会的有生力量,要积极吸纳各县市吴氏宗祠作为集体会员,动员吴氏宗亲所办企业作为常务理事或理事单位会员,并同时发展一批积极分子和对吴文化有兴趣的宗亲作为个人会员,可收取相应优惠的会费。具体细则由秘书处拟定后再行公布实施。
继续开展县市宗亲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工作
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五个地区宗亲组织基础薄弱,目前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要加强发动组织一定的力量去开拓。省至德会将以聘请或派遣联络员的方式,来指导和发动加强相关县市的组织构建工作,外联部要负责主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要顾及全局,力争三年内,在每个县市都要组建或打好宗亲组织的基础。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绍兴、衢州六个地区的基础很好,要进一步予以健全,在个别尚未建立的县市中,抓紧进行组织构建的各项工作,团结更多的吴氏宗亲。
后疫情时期的吴文化研究和宗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看目前趋势,新冠病毒将可能成为常态化的时疫,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做好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布置好各项工作。尽量避免大型群体性集会,消除可能存在的疫情隐患和不良影响。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智能手机便捷、快速、即时的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信息优势,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相融合的形式,开展和进行各种交流,沟通、互动、探讨和研究。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千方百计搞好文化研究、宗谊活动和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设计,努力抓好点和面,坚定不移地走浙江吴氏文化活动和创新发展之路。
健全组织架构
充实秘书处和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保障秘书处和各职能部门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请大家积极举荐或自荐各种人才,凡是热爱吴氏家族、热心吴文化和宗亲事务,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的宗亲和吴家的媳妇,都可以吸纳参与进来,大家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努力把省至德会理事会打造成一支有战斗力,有创造力的省级团队。各职能部门要做好、规划好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汇总到省会秘书处统筹安排,更好地协调吴文化和宗亲联谊活动,更好地服务浙江广大吴氏宗亲。
制订规范的规章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落实财会人员,建立对公账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温州市分行:93300701001648888800003”至德文化委员会),请相关单位把对公资金打入该账户,以保障省至德会的正常运转。要节俭办会,常委会成员要以身作则,以对全省广大吴氏宗亲负责任的态度,对会费和捐款要做到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精打细算,管好、用好每一分钱。监事会监管要到位,账目要定期公布,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合理。
浙吴会第五届吴文化研讨会筹备工作
浙江省第五届文化研讨会,拟定于年底前在金华堰头村吴氏宗祠重修竣工庆典时召开(届时视金华的疫情情况),根据道富会长生前的遗愿,将同时举办吴氏族谱展和家谱知识讲座,把理事大会和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合并,同期在堰头村举行,要求省至德会理事会全体成员参会。立即组建金华会议筹备组,以指导会议工作,做到举办有方、承办有力。请各位宗长利用各自关系,在省内外征集吴氏族谱(不论新谱旧谱),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族谱。同时借此机会,展开对浙江各县市吴氏源流世系和迁徙繁衍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考据,努力争取把金华会议办成一届历史性的成功的会议。另外,第六届吴文化研讨会将于2022年6月仙居杨梅节时在仙居举办,由台吴会承办。坚持实行项目负责制,要量入为出,坚持节俭办活动。
筹建浙江吴文化研究院,编纂《浙江吴氏文化志》
浙江是经济和文化大省,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进行传统文化挖掘和研究,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浙江吴文化研究院势在必行,也是为完成道富会长编纂《浙江吴氏文化志》的遗愿,所做的组织保障和准备。进行文化研究和编纂《浙江吴氏文化志》,人才是关键,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志书的整体品质。要努力物色和聚集一批退休老教师、老教授和公务员等知识分子及有造诣、有见解、有成果的吴文化研究菁英,聘请他们担任研究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组建编委会,列出大纲和篇目。编纂《浙江吴氏文化志》必须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从旧谱牒和县志中挖掘整理相关信息,选编浙江吴氏家族中历代名贤、乡贤和现当代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整理优秀家规、家训,家风等,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动人,要赋予时代精神,树立先贤和英模的典范形象,以教育和激励族人。规划和筹建浙江吴氏谱牒数据库,积极指导各地吴氏家谱的编修工作。建立电子谱牒文档和家谱数据库,为编纂《浙江吴氏通志》打下良好的文史资料基础。力争将其编成一本既有文史内涵,又有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有参考和传世价值的,具有权威性的姓氏文化工具书,以便于后人溯源、寻根问祖和查阅研究。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作为本届理事会对道富会长最好的纪念!同时要选编和制作一批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作为道富会长倡导的“浙江吴文化传统教育基地”相配套的宣传资料和图册。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传统孝德文化的宣传阵地,弘扬至德精神的实验基地,不断提高浙江吴氏族人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软实力。
办好《吴韵》杂志和省会公众号
创刊即将四年的《吴韵》杂志,因种种原因而举步维艰,必须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充实《吴韵》杂志编辑部人才和编辑力量,力争定期出刊发行。努力把《吴韵》杂志办成具有浙江地方特色,图文并茂,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姓氏刊物。浙江历来文风鼎盛,目前各县市吴氏组织所办的刊物数量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现有省吴会的《吴韵》、台州吴会的《台州吴文化》,温州瓯越吴会的《瓯越吴风》、嘉兴吴会的《槜李》,泰顺吴会的《吴氏风徽》,龙泉吴会的《龙泉吴文化》等,今后要努力整合好全省吴氏现有的刊物资源,进行协调合作、资源共享、共存共荣、持续发展。要全方位,多角度,大视野地宣传浙江吴氏群体的方方面面,让世人更好地了解浙江吴氏文化精神面貌和亮丽风采。
要办好省会公众号平台,充分发挥智能手机普及面广、受众多、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优势,即时报道省会的各项活动及宗亲们的互动信息,编修宗谱和修建宗祠信息,吴氏历史知识和吴文化研究成果等。要搞出浙江的风采和特色,发出浙江吴氏的最强音。不断增强宗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浙江吴氏知名度和影响力。
办好《泰伯讲坛》弘扬至德精神
浙江省的省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张。要因地制宜,利用好浙江各地存世的众多吴氏祠堂,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而祠堂本身,历来就是用以进行文化教化的重要场所。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平阳腾蛟吴氏宗祠开办《泰伯讲坛》的成功经验,对省内已授牌的“浙江省吴文化传统教育基地”的祠堂,条件成熟的要相继开办《泰伯讲坛》,可将之与浙江省府建设《文化礼堂》的举措相融合,争取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把《泰伯讲坛》作为一个传统文化项目的宣传阵地,弘扬泰伯至德精神,使至德文化和祖德教育蔚然成风、深入人心。百善孝为先,尊祖敬宗就是讲礼仪、讲孝道、懂感恩,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孝德文化教育一定要注重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对他们进行感恩式的优秀家规、家训、家风教育,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整个浙江吴氏群体形成尊敬祖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兄友弟恭的良好家风和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美德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人。努力把《泰伯讲坛》办成一个具有浙江特色,适合浙江独特人文环境的文化符号和标志。继承和弘扬姓氏文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决心和信心,办好《泰伯讲坛》,进一步树立浙江吴文化品牌。
开展对浙江传世吴氏宗祠、老宅、古墓等古建筑的调查保护
浙江存世的古村、古民居、古祠堂众多,但保护工作滞后,时有毁坏之举发生,让人痛惜不已。亟待提高保护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列入国保、省保和县市级保护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存,要进行摸底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建立文物档案数据库,采取必要的、科学的保护。在《吴韵》杂志和省内各吴氏刊物或华夏吴氏网等平台上载文宣传,让世人和吴氏宗亲更好地了解浙江吴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遗存,传承延续吴氏浓厚的文脉,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之,这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为了浙吴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弘扬至德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而远。大家团结一致,在年轻有为的道放会长领导下,为更好地服务浙江吴氏宗亲而共同勉力,奋勇前进!
2021年10月18日于杭州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