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军让 徐丹
至德泰伯不惑之年让贤远奔江南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他的故里岐山传颂。人们崇拜让王,在泰伯生活过的岐周之地建筑了多座泰伯庙。岐山《旧志》记载的“太伯庙在县东十三里”就是今天所指的凤鸣镇东坡村三组内的东坡寺泰伯庙。
泰伯故里,东坡圣地。东坡村位于古周原西南角,站在今天的岐山县城向东南方向望去,东坡坡面宛如一条向南延伸的巨龙,龙首就是东坡半崖中部的寺院泰伯庙,龙尾在原面顶部的圆觉寺。龙坡背靠的原上是周原,龙坡下面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横(雍)水河。泰伯寺、圆觉寺与正西南 横(雍)水河东岸畔古兴福寺形成三寺鼎立,相互照应,彰显古代文化,呈现古代居住遗址,是一块风水宝地。兴福寺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拆庙时,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注保护的古庙宇。东坡遗址就位于今天的岐山县凤鸣镇东坡村、3000多年前古周原岐周西南角、今天的东坡村西的半崖坡中部,横(雍)水河下游东岸二级台阶上。此处横水由西东流再折向南的转弯处。遗址南临断崖,北为开阔地带,地形东高西低,称台阶形,东坡村三组旧庄基叠压于遗址上,今年庄基搬迁到遗址东部原上,遗址上座有东坡寺泰伯庙。周围为耕地和饲养场。遗址范围东西120米,南北280米,总面积33600平方米。东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和先周文化叠压的村落居住遗址。东坡遗址是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81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进行了复查。该遗址文化层厚,文化内涵丰富,岐山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10月7日公布并立的东坡遗址保护标志碑为石灰岩质,树立于遗址区大路旁,纵高150厘米,横宽70厘米。岐政发(1983)122号文件公布为“岐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遗址是研究周代畿内诸侯封国与采邑分布的都邑性聚落遗址。1993年东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坡村设立专职文物保护员。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四批公布,岐山县人民政府碑立“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东坡遗址,保护范围:东至大路,西至二级台地边沿以东50米,南至下崖小路,北至村三组抽水站水渠。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台塬边沿,西至二级台地边沿,南至上塬大路,北至村北塬边。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东坡遗址实施了一系列考古工作,发掘仰韶、先周、西周、东周等时期各类遗迹约170余座。出土了双唇尖底瓶、小口瓶、陶鉢、寬沿盆、罐等文物。东坡遗址是岐山县境内横(雍)水河系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都邑性聚落遗址,时代久远,跨越时间长,内涵丰富,对于研究关中西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及类型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研究周代畿内诸侯封国与采邑分布提供了资料。村西半崖窑洞及崖面今天仍能发现带状灰坑和崖面上部土层的灰土。
古遗址、东坡遗址与泰伯有什么关系呢?岐山县目前有凤凰山遗址、魏家河遗址、巩寺遗址、赵家台遗址、王家嘴遗址、永尧遗址、岐阳东遗址、岐阳北遗址、孙家遗址、双庵遗址、流龙嘴遗址、屯子头遗址、苍颉庙遗址、东坡遗址、帖家河遗址、柳沟遗址、张家河遗址、原子头遗址,原东、西沟遗址,任家沟遗址、麻家遗址、令狐遗址、周公庙遗址、周原遗址、底寺遗址、祁家沟遗址、古城遗址、丁童遗址共28个古遣址。我们知道,先周是从夏未姬周始祖弃开始到商代未年武王十一年灭商建立西周这一段约500年时间。清·乾隆以前巜岐山县志》对周原四址的描述,用作周原时商朝后期的先周年代衡量。凤翔府志解说岐周就是古公亶父经营的周原,这就将泰伯奔吴前的时间定格在岐周时期的先周中后期。在这28个古遣址中,从时间上找先周时期商代后期的岐周,以据岐周四址界限,确定泰伯当时在古周原内的遗迹,依次找到都邑性聚落,就能在今天的岐山县内找见当年泰伯居住的村落。纵观这28个在岐山境内与先周有关的村落居住遗址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仅有东坡遗址和周原遗址两处,排出了其他26处遗址与泰伯有关。东坡遗址和周原遗址相比较,周原遗址依靠箭括岭坐北朝南,古建专家定为先周王室所建之宫室,建筑时费工运送原料难度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应为后来的周城。东坡遗址则是在坐东面西的半坡上,随挖即可入住半穴时的窑洞。而且只有东坡这一个遗址科考为先周时代的居住都邑性群聚落遗址,两则相比,古公亶父在商代后期“至于岐下”的一段前期时间,和幼小的泰伯定居岐周的时间和朝代吻合上了。也可以说古周原岐山地上其它27个遗址和泰伯在岐周居住的时间、居住群落不吻合。综合各方面情况出现了一个观点,泰伯在古岐周的近20年时间就在周原岐周西南角的周王城东坡村。商代时诸侯或部落居邑时有王在内臣在外、长在外子在内分封礼制。先周也不例外。岐阳宫建成后,周太王作为家庭中的长辈和部落首领,居深宫宫室岐阳,长子泰伯就只能在岐周边缘地东坡了。
据东坡遗址出土的官方瓦当“冢祠堂当”佐证,东坡遗址是古岐周人们早先生活过的周都周王城。东坡周王城是泰伯由岐奔吴前19年时间在此生长生活。当地一代传一代人说,泰伯彪形大汉,身高八尺,四方圆脸,浓眉大眼,眉清目秀。泰伯在东坡时道德品行极高,人们都非常尊敬。泰伯就是从东坡这里让贤奔吴,建立了600多年的吴国江山,被孔子赞为“至德无及”的思想就是在这里形成的。东坡寺泰伯庙坐落在东坡遗址中心,村中老人听辈辈传说,泰伯原庙建于周代中后期,庙碑显示明末崇祯年戊辰春公元1628年扩建。2008年12月30日,岐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岐民信登006号给东坡寺颁发了民间信仰场所登记证。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泰伯庙寺院坐东面西,院内目前占地2000多平方米,东边崖面上有7孔窑洞,亭子两座,西排三座大房中间泰伯殿。院外耕地200多亩,殿北上下两台,南北200多米长,东西80米宽,上下有古窑洞数十孔,寺院下面不到百米处取水横水河,殿南庙地上数孔古窑洞前面是大片松柏和花木。泰伯殿内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之神像,活灵活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的三个儿子以德治天下和蔼可亲高贵品德的形象。当地人们说,泰伯由岐奔吴的日子是农历六月十五,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泰伯庙会,大型秦腔戏曲在庙前下面的戏楼里面祭祀,周围十多个县方圆百里人们、泰伯庙主持和善男信女,抬着供品,在口称为舅家的东坡泰伯庙前来拜祭泰伯。东坡遗址、泰伯在东坡生长、遗址上建古泰伯庙,这在国内仅此一地文化遗址。是研究泰伯至德文化和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理想场所。出生在东坡的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父亲给起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此圣地。还有雍川镇的高庙、益店镇的西门、洛阳,故郡镇涝川村的太白山顶、雍川镇的杨柳村、蒲村镇的北庄等地都有泰伯庙,供奉泰伯仲雍季历神像,每年以庙会的形式烧香焚纸、叩头礼拜三位伟人。
还有雍川镇的高庙、凤鸣镇的叩村、益店镇的西门、洛阳,故郡镇涝川村的太白山顶、雍川镇的杨柳村、蒲村镇的北庄等地都有泰伯庙,供奉泰伯仲雍季历神像,每年以庙会的形式烧香焚纸、叩头礼拜三位伟人。
截至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泰伯论坛已经举办过五届,各省、市、县大多都有泰伯文化研究会,国内外泰伯后裔和华夏儿女崇拜、弘扬泰伯道德思想。欢迎泰伯后裔来岐山岐阳古周城祭拜周太王,到凤鸣镇大营东坡村寻找泰伯生活过的遗迹,在泰伯故里周王城祭拜泰伯。
东坡寺太伯庙主持释道明说:“东坡寺泰伯庙,不仅是一处岐山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供奉的在东坡本地生长的泰伯神像,更是历代帝王将相治理国家,淳朴民风,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思想楷模。一代大圣孔子赞为“至德无及”的泰伯思想,就是在这里形成的。东坡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诞生名人的地方,使这块风水宝地享有“泰伯故里”圣地的美誉。供奉泰伯的东坡寺和泰伯当年成长的周王城东坡,是一处古文化遗迹和人们受道德教育的理想之地,我们要更加珍惜保护此地,弘扬光大泰伯文化。”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陕西省岐山县古周原益店人,退休干部。国有崛山森林公园省级规划负责人。2010《岐山县志》、2017、2018《岐山年鉴》编辑;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在省市报刊、杂志及《中国报道》《天下吴氏网》《至德传媒》《世界傅氏》《寰球傅氏》《魅力乡村》《姬姓血脉》《仙台国学天地》《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等网站发表史志及周礼文化、至德吴文化文章数百篇并多次获奖,党政部门及社会上讲堂讲座《敬畏周礼懂规矩遵法纪守纪律》数十场次,论文入选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及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并在两论坛上发言,为厦门第四节全国泰伯论坛审稿人。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10万字《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及《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等。
【作者简介】徐丹,女,陕西省岐山县人,退休干部。论文入选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